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区长教育质量奖”为引导,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教育事业实现了持续向好发展。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为推动全区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代表。
孙艳君,女,许昌市文化街小学数学教师,2011年12月参加工作,从教十年来,她默默无闻、真诚慈爱、年轻沉稳,细心上进。10年来,她饱尝了教书育人的艰辛、喜悦和幸福,更体验到做教师的充实、快乐和满足。
打开心灵的窗户,剥开厚厚的心茧,她用穿透心灵的热情书写育人篇章,以幽默和风趣展示数学课堂上的风采,用爱心和宽容给予学生关怀。她将深奥晦涩的难题化作幽默的启示,她将学生与讲台永远看作自己的最爱。
在教育教学中,曾获得2018年许昌市第三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一等奖;2021年魏都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示范课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魏都区教育系统“文明教师”;2022年获得魏都区中小学教师教育精品课二等奖。
李欲晓,女,1991年8月参加工作,是许昌市第十四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她在32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主动报名两次支教任务。2019年在南阳镇平县涅阳三初中支教,2021年在周口西华县山子头小学支教,一人承担起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四个年级英语课。
对于每一个支教老师来说,该同志认为支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代表着魏都区教育工作者的的形象,因此她注意言行,服从分配。另一方面,支教也是一种磨炼,它打破了原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她深切的体会到什么叫“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因条件有限,她日常食宿均在办公室,没有空调暖气设备,冬天屋结冰,夏天是蒸笼。两年支教都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疫情,使得有家不能回,只能他乡变故乡。疫情期间克服困难,保质保量的上好每一节网课。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解决在外务工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因此镇平县和西华县成为她心中的第二个故乡。她感谢区政府,感谢校领导给她机会加入支教队伍,丰富了她的教学经历,让她感受到支教赋予她生命的精彩。
张莹莹,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大学,现任魏都实验学校六年级数学教师兼教研组长。从教以来始终以“做人勤为本,做事实为基”为人生信条,用心教学生,用爱做教育。该同志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特别注意因材施教。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生活中,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教学效果突出,该同志也多次荣获教学进步奖,教学标兵和教学能手等光荣称号。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张莹莹老师始终要求自己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她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她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不遗余力、永不停步……
李红敏,女,本科学历,中共党员,自1988年8月工作至今。自1988年踏上讲台的那一天,就任劳任怨地工作。她忠于职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立德树人,热爱着心中崇高的教育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躬耕一生。
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讲价钱,尽心尽职尽责,起早贪黑,统筹安排,从不言累,从不松懈 ,是个责任心很强的老师。2014 年被评委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7年被评为许昌市拔尖人才.
在激情中拼搏,在创新中超越。她成就学生,发展教师。在教改的新形势下,她和同事们一如既往地坚持以教育的理想创造理想的教育!
徐艳丽,女,54岁,自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从教35年,一直默默坚守在教学一线,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工作出色。她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风趣幽默,一丝不苟,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并在省市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十余篇,辅导学生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百余人,多次荣获许昌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她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级管理使她的心已经紧紧和孩子们连在一起,孩子们也亲切地称她为“徐妈妈”。用心爱学生,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她走进孩子们心中的法宝。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工作井井有条,成绩突出,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学校先进班级,多次荣获市区级先进班集体,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王曼,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许昌市光明路小学教师,现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并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从教以来,她始终牢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把孩子放在心中,潜心提高业务水平,用自己的专业素养,言传身教,用爱心追求教育梦想,将爱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让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让青春和时代共振。
近年来,曾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许昌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多次参加省、市、级讲课比赛,荣获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许昌市信息技术融合课一等奖等,所带班级先后获得魏都区先进班集体、许昌市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
铁艳娜,女,48岁,古槐街小学语文老师,中小学副高级教师。在这块教书育人的热土上,铁艳娜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的热爱和全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以德为首,以爱育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获得市级先进班集体的称号,同时获得河南省优秀班主任称号,参与的各级课题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平凡的岗位上,铁艳娜老师以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真心实意的教学情感,春风化雨,成为有温度的教师;在这三尺讲台上,铁艳娜老师用自己的坚定执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广阔的蓝天,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塑造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追求之歌。
王辉,现年51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许昌市郊丁庄小学校长。她从教三十三年来,兢兢业业、勇于探索,成绩显著。她坚守初心,爱生如子,厚爱学困生,资助贫困生,经常与学生倾心而谈,走进学生心里。三十三年来她一直坚守教学一线,守牢三尺讲台,课堂教学风格轻松风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教学效率高,受到学生的欢迎。她潜心钻研教材教法,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勇于探索,带领在教师开展主题教研,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依据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她带领教师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方案,在丰富的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道德情怀不断升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辉老师的辛勤工作,得到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学生的喜爱。她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主持研究省、市级课题两个;课堂教学多次在市区获奖;荣获许昌市师德先进个人、教育系统爱岗敬业先进个人、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马琼,女,汉族,许昌市八一路小学二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这块热土上,已经走过了八个春秋。多年来,始终以“三尺讲台就是展示自我风采的人生舞台”作为人生信条。面对个个纯洁的心灵,她常常告诚自己: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对工作要有信心、恒心。正是按这样的要求在教育事业这片热土上,执着地追求着,同时也收获了个人的成长:2019年执教的优质课《母鸡》荣获一等奖,2020年执教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在全区进行展示,并获得一致好评,所带班级荣获魏都区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2021年被评为许昌市教坛新秀等。
璀璨星河,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颗,马老师虽不是最亮的一点,但即使作流星,也要划出最美的弧线。这就是她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此生不悔的追求!
胥硕,女,30岁,大学本科学历,第十八中学美术教师,河南省工笔画艺委会会员,许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魏都区美协理事。从教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任教初期就职于许昌市第十九中学,担任1到9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少先队辅导员;现就职于许昌市第十八中学,担任中学美术教学工作、体音美组教研组长、校宣传员、青少年宫辅导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在“精韧不怠 日进有功”的十八中精神引领下,严谨务实、刻苦钻研,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身教,师生相处和谐,所辅导的学生绘画作品连年在国家级、市级、区级书画比赛中获奖;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课程创新能力,多次赛课荣获市级一等奖。曾撰写宣传稿件百余篇,2021年被评为“许昌市教育宣传先进工作者”,同年获区“教坛新秀”称号,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张娟,许昌市第十六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魏都区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许昌市语文骨干教师。从教18年,她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始终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信条,强化个人修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作为班主任,她严爱相济,要求学生做到的事,她首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学上,潜心研究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尝试新教法,兢兢业业,毫不懈怠,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她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无悔的青春。“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她坚信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让桃李香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