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会精神贯彻落实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魏都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照清单中列举的12个问题进行了逐一研究,对其中并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
问题清单一:存在大校额和大班额。全区大于2000人的学校有7所,其中大于3000人的学校有3所。小学大于55人的班级37个,占比5.4%。小学和初中均不存在大于65人的班级。
问题清单二:办学条件仍有缺口。主要存在学校占地面积不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校舍建筑面积不足、功能室不足、生活设施简陋、图书适读性不强等问题。
整改措施:自2017年基础教育三年攻坚启动以来,魏都区在385亩新拆迁区域新建中小学8所,建设投资13.8亿元,新增学位12000个,2019年秋季7所学校如期投用,彻底解决了健康路、古槐街、文化街、光明路、南关村等老牌名校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实现区域内小班化、精品化教学,同时,新建学校突出高标准,所有学校均按标准化学校建设,除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功能外,增设多种功能室、图书馆、体育馆、地下车库,为学校进一步发展预留空间。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建立新三年攻坚调度会议制度。2021年至2025年,总投资3.5亿元,拟新建和改扩建和顺街小学(新建)、文轩路小学(新建)、十中分校、区实验学校、古槐街小学等5个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入学需求。
问题清单三: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问题。教师培训经费拨付不及时。
整改措施: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财政部门以后在每年6月份之前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拨付给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集中统一使用。
问题清单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结构性短缺。全区不同程度缺少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
整改措施:认真落实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在今年招聘50名教师的基础上,2020-2022年,每年将招聘新教师,确保教师数量符合国家标准,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求。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依托全市“六个一百”培训计划,完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法,落实培训责任,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全体教师培训,以师德师能建设为着力点,继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深入开展“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主题活动,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推行“双考”制度。
问题清单五: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统筹责任难以落实。主要是市辖区属地内学校有市办、区办、开发区办等多种形式,区政府在学校布局规划、招生、经费投入、教师配置和交流等方面难落实“以县为主”的统筹责任。
整改措施:根据市政府统一规划调整后执行。
问题清单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公办学校比例偏 低。我区不存在此类现象,制定了《魏都区进城务工子女就学保障办法》,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确保5829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问题清单七: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对照国家和省定标准,逐校、逐项建立薄弱环节清单,下大力气补齐短板,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学校“项项达标”和“校校达标”。
整改措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强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建立教师补进长效机制,不断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把魏都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向更高水平。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领导,完善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机制,解决城区学校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建立新三年攻坚调度会议制度。
问题清单八: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产生拖欠。
工作措施:截至目前,我区中小学教师年基本平均工资高于魏都区公务员工资收入,高出公务员1.06%,平均月工资8600元,平时考核奖、目标考核奖、全国文明城市奖、取暖费等全部发放到位。
问题清单九:优化师资配置,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健全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动态调控机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校长和骨干教师交流;做好教师培训。
整改措施:纵深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坚定不移实施“1+1+6”改革方案,强力推进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集团化办学、银龄讲学计划等重点改革事项,协同推进教科研机制、教育督导机制等其他改革事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加强“三名工作室”建设,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培育骨干教师,提高教师师德、教学技能、教育科研、信息技术能力等整体素质。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高,教有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深化“精品学校”创建,进一步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树牢五育并举理念,加强基地建设、课程开发、资源整合,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实施“互联网+教育”为契机,围绕提升管理、教学、安全、评价等工作信息化水平,全力打造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评价体系,全面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2.0进程。
问题清单十:从“入学机会”方面保证教育公平。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解决好县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偏低问题;推进就近入学全覆盖,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规范民办学校招生管理。
工作措施:一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按学生户籍所在地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近三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及以上;中学入学率为100%,巩固率分别为99.9%、95.8%、98.5%、97%。全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二是严格落实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等招生政策,实现了“招生计划、统招生数、分配生数和照顾分数”的逐年提高和择校生比例逐年降低。2019年,魏都区中招分配生指标1003人,占统招生计划的52.5%,实现了逐年增长。三是制定了《魏都区进城务工子女就学保障办法》,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确保5829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四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教育、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贫困家庭学生帮扶机制,为303名农村留守儿童开辟了亲情热线,安排爱心家长68人。组织了“企业助教、干部助学”活动,设立了“情暖魏都爱心救助基金”,三年来,为600余名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发放救助资金60余万元。
问题清单十一: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树牢校园安全红线意识,配齐配强保安,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做好隐患排查,把好门、管住人,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工作措施:一是加强技防建设。全区各校园全部安装了一键式报警装置,按照上级要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加强物防建设。全区各校园门口均设置了石墩、拒马等防冲撞设施,其中魏都区实验学校在校门前安装电子升降防撞柱,有效的保证了校园的安全。三是加强人防建设。2020年8月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资金288万元通过招投标引入河南明威保安公司承担学校保安工作,聘用专业保安96名为全区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服务,有效提升了中小学、幼儿园安保能力,彻底解决了原有保安年龄偏大、力量薄弱、处置突发能力不足、管理松懈等问题。
问题清单十二:治理义务教育学段民办学校在校学生占比过高问题。
工作措施:建立健全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机制,全面落实上级有关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使民办学校“引得来、留得住、办得好”。目前,全区共有宇华实验学校许昌校区等5所民办中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