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为迅速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尽快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范围评估报告》《河南郑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许昌市灾后重建整体实施方案》和省、市关于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重建目标
用一年时间基本完成影响防洪的水利水毁工程修复、损毁房屋修缮加固和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重点河流和水利设施蓄洪排涝能力全面改善,城市重大设施应对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大幅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居民住房。对受灾的既有城镇房屋,区分一般损坏、严重损坏、倒塌等不同等级,对于一般损坏的房屋,尽快进行修缮与加固,对于严重损坏或倒塌的房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建。对一般损坏房屋,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修缮加固方案,组织实施修缮加固工程,确保群众居住安全。对没有加固价值、受损严重的房屋予以拆除,制定安置方案,稳步推进拆迁重建。
(二)基础设施。加强水毁工程修复和防汛能力建设,加快市政道路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和中心城区路灯照明提升;加强城市内涝治理。
(三)公共服务设施
在教育医疗方面,加快各级各类学校受损设施修缮加固,补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推进损毁教学设施恢复重建。加快受损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施修缮重建,维修更新设备仪器,补齐设施设备缺口,尽快恢复正常诊疗服务。
在社会治理方面,恢复商业、养老、医疗、文化等基层社会保障设施和党群服务中心等社会管理设施,整合各类社会保障服务资源,健全便民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
(四)产业恢复
工业方面。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推动灾区企业尽快复产达产。加大对工业企业受损设备维修更新的支持力度。
服务业方面。按照我区物流业发展布局,加快损毁仓储设施、多式联运装备恢复重建,全面恢复分拨中心、配送网点、智能快件箱等城市物流设施服务功能。
商贸业方面。尽快恢复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社区商圈等商业服务网点正常生产经营。加强地下商场设施防灾避难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疏散效率。
旅游业方面。积极组织受灾景区进行道路清淤、落石清理、水面打捞、房屋修缮等工作。结合智慧景区建设,完善监测预警、紧急搜救、医疗救助等旅游安全应急救援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促进灾后旅游新发展。
(五)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河道、湿地生态管护,开展湿地水体微生境生态修复建设,逐步提升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二是坚持灾后重建与低碳发展相结合,促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生活方式低碳化。重建中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加快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出行,积极发展绿色消费。
(六)防灾减灾
一是健全灾害预警体系;二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健全应急组织体系。
四、支持政策
加强与国家、省、市汇报衔接,争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强化银行保险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重建项目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企业和个人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开放“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对企业和群众的金融服务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研究解决恢复重建中的重大问题,合理安排时序、把握节奏,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各项工作。
二是完善实施机制。区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健全政策体系,施行清单化管理,形成上下协调、密切联动的强大合力。
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强化恢复重建目标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资金使用关、廉洁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