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魏都区统计局 县级
2024-12-17 2024-12-17 11:16

2024年1-10月数据解读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4-12-17 11:1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一)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区属企业较快增长(年度预期目标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4亿元,增速7.3%,(全国5.3%,全省10.6%,全市7.5%)排名第6。经调研走访,结合上报数据分析:一是市直和区属同步增长。市直企业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38.1亿元,增速8.9%,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6%;完成工业总产值181.9亿元,增速-0.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6.2%;区属企业55家,完成工业增加值5.9亿元,增速4.7%,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4%;完成工业总产值29.2亿元,增速3.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3.8%。二是头部企业拉动较弱。前10个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2.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8.5%,增速0.4%。电力公司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2.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5%,同比增速-3.9%。三是主要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全区规模以上工业15个行业大类中有7个行业出现负增长:木制品加工业增速-23.3%,占比0.07%;纺织业增速-17.6%,占比0.8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速-8.0%,占比38.4%;发制品业增速-21.3%,占比3.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速-5.2%,占比1.4%;塑料及橡胶制品业增长-3.9%,占比0.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占比33.7%。四是新增规上企业快速增长。2023入库6家规上企业,1-10月累计完成产值3.2亿元,增速69.4%,占全区的比重为1.5%。五是高新技术企业较快发展。我区16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25.2亿元,增速16.8%。

(二)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当月增速较快增长(年度预期目标8%)。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2.03亿元,增速-3.6%,(全国3.4%,全省6.7%,全市0.7%)排名第8。经调研走访,结合平台数据上报分析:一是在库投资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存量基本稳定。我区现有在库项目43个,其中:能正常出数的项目41个,其中:房地产项目18个,投资类项目25个,基本与去年同期存量持平。国家一直以来会根据项目现实进度,设置单个项目报数上限,且要同步提供结算票据,所以在库项目数量越多,当月增长可选择性和可控性就越强,对投资增速越有利。二是从投资结构看,我区现阶段投资总额依然较为依赖房地产投资的增长。1-10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额13.2亿元,占比60%。三是新开工项目入库情况。今年前10个月申报期,我区成功申报入库新开工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约17.69亿元,暂时缓解了在库存量的持续下滑。今年以来我区入库项目偏少,随着逐月推进,现阶段,我区在库可用投资额存量依然偏小,我局将紧盯今年谋划和在建项目,持续跟踪,做好对接,实时完善入库材料,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应入尽入、早入快入,算好投资数据细账,做到合理有效使用。四是项目对接情况。随着投资报数门槛的不断提高,国家抽验项目的频率不断增加,在加快项目落地、建设的同时,要重点关注投资原始凭证票据的收集、整理和完善,确保上报数据有支撑、有依据,投资上报数据最终能被尽数认定。

(三)消费活力加速释放,零售市场快速增长(年度预期目标8%)。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54.16亿元,累计增速8.7%(全国4.8%,全省7.1%,全市8.1%),当月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报12.45亿元(含大个体),当月增速32.8%,排名第1。

(四)房地产行业不断探底,房屋销售持续低迷(无年度预期目标)。房地产销售面积完成10.24万平方米,增速-49.8%(全国-15.8%,全省-14.9%,全市-22.7%),排名第8。经调研走访,结合平台数据上报分析:一是我区已在库的房地产法人单位在库多,但有项目的企业少,在剔除项目建成数据已报完和长期在库无项目的僵尸企业后,前10个月我区能正常进行数据上报的房地产企业只有18家,其中:有销售的仅11个项目,受现行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房企以消化当前存量为主,基本没有拿地意愿。二是缺乏新房企新项目支撑。近些年我区房地产市场一直呈下滑收敛趋势,房地产投资占比已从五年前70%多峰值回调至目前的60%。我区房地产市场回暖较慢,一是受区位因素和发展空间有限影响,住宅饱和,建设用地不断压缩,导致地产项目储备不足。二是房价波动下滑,消费者存在观望思想,销售困境短期难以改善,国家宏观层面的激励有限且存在时滞性,销售市场和购买信心的恢复还需要时间。

(五)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带动明显(无年度预期目标)。全区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23.71亿元,增速2.7%(全国7.2%,全省1.8%,全市3.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完成7亿元,增速19.8%,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18.2%(全国7.0%,全省10.0%,全市27.3%)。经调研分析:一是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继续发挥较强支撑作用,但同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受去年基数抬升影响下降趋势难以逆转,下滑严重,营业利润增速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经营压力等问题仍需予以重视。二是规上服务业法人企业在库数量偏少,无法客观全面反映我区服务业发展。现阶段,全区规模以上其他服务业企业46家,参与核算排名有23家企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家。从GDP核算角度来看,由于上述各行业代表企业太少,一旦出现经营波动、停产退库等情况,对会影响所在行业增加值增速的核算,进而影响我区三产服务业和生产总值。三是分行业看。十大行业门类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个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1.3%、17.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个行业门类降幅较大,分别同比下降16.6%、11.5%。全市涉及的26个行业大类中,16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61.5%,其中拉动作用较强的行业大类主要有商务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分别拉动全口径服务业增长1.9、0.7个百分点,行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四是企业利润恢复基础不牢,经营效益仍待进一步提升。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15.39%,环比下滑1.89个百分点,企业经营压力有所增加。整体来看,46家在库企业中,有12家营业利润为负,企业亏损面达26%。五是重点行业劳动工资情况。现阶段,服务业重点行业劳动工资增速是季度GDP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占比仅次于工业和贸易,前三季度,全区其他营利性工资总额增速11.2%,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12.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增速-0.5%,房地产业工资总额增速-1.6%,完成情况明显高于预期,为所在行业增加值核算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