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企业服务,当好贴心“办事员”。开展机关干部“走近服务对象当好三天职员”沉浸式换位体验活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近日,许昌市魏都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围绕新一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锚定高位目标,加压奋进。
一是高度重视,线上线下齐发力。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魏都区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实施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双首长负责制,作为“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成立魏都区优化营商环境专班,不定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和例会,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分析存在问题。
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进一步优化关键小事的办理流程,用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让群众、企业满意。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上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餐饮开办一件事”等15个服务事项,精简流程,提质增效。
同时,开设预约和便民导办平台“魏民办”,开通“数字政务门牌”,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政务服务办事指引。建立“三级联动”帮办代办队伍,集中兜底“咨询、解答、受理、办理”各环节工作中群众的难题,实现1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帮办代办全覆盖。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减环节、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全部审批服务事项承诺审批时间较法定审批时限压缩95%。
二是护企为民,贴心服务暖人心。坚持推行“服务管家”机制,结合“双认识双信任双认同”和“万人助企”工作,持续开展走访联系,精准对接企业、商户和群众的实际需求,提供“上门式、面对面”服务。截至目前,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融资贷款、用工招工、厂房租赁、道路交通、用电用气、信用修复、拖欠企业账款等7个方面240个具体问题,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柔性执法,护企为民。区城管局贴心“督促”商户出摊,细心帮残疾商户安排特殊摊位,主动开放城管服务岗亭,为外地瓜农提供过夜场所,提供帐篷、水以及随时充电等服务的暖心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日报》相继报道。
用清风护企,让企业如沐春风。开展营商环境、作风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围绕企业诉求反映处理不畅通、涉企服务效能有待提升、涉企行政执法监管不力等方面自查,建立问题清单,开展集中整治。纵深推进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执行110”制度,全天24小时受理执行线索举报,随时接警、随时出警,全天候快速精准打击拒执行为,极大地提高司法震慑力。
三是主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梳理汇总全区工业生产、商贸流通、建筑房地产、交通运输、文化旅游、财政税务、金融人社等领域的政策,编发《魏都区惠企政策口袋书》,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指导服务,并组织相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深入企业发放口袋书,讲解相关惠企政策,主动靠前为企业服务。
对所有惠企政策进行分类和编排,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及时面向社会推送,让更多企业全面知晓政策、精准掌握政策、及时享受政策。
印发《魏都区高效运转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暨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22271户,申请清单企业2485户,申请清单占市场主体的11.15%;推荐清单企业2458户,推荐企业占申请清单的98.9%;通过授信企业2267户,授信8.49亿元,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魏都区将持续对标先进,进一步强化担当、提升站位,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深化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