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魏都要闻
中国共产党许昌市魏都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1-07-29 08:27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7月28日,中国共产党许昌市魏都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大会主席团成员李朝锋、何长成、何东亚、申健民、杜晓辉、刘明、黄克中、程中山、徐光、孙卫东、张挪威、周西钢、宋志强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和邀请人员在主席台就座。

本次大会应到代表280名,实到代表270名,符合规定人数。

上午9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区委书记李朝锋代表中国共产党魏都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旗帜 奋勇争先 为推进产业兴区 创新强区 富民安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魏都努力奋斗》的报告。

大会的主要任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回顾总结区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五年关系全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勇争先,为推进“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富民安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魏都而努力奋斗。


报告分为六大部分:一、求真务实,稳中求进,过去五年魏都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二、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富民安区”,推动魏都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魏都。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快发展动能转换。五、全面推行“红色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三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过去五年发展成果: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实现新提升。先后召开60余次区委常委会会议,对打好“四张牌”、打赢“三大攻坚战”、六稳六保、巡视整改、疫情防控、扫黑除恶、非法宗教问题整治、意识形态、非公经济、网络安全等重大政治任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研究出台了《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意见》,明确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经济建设跃上新台阶。区委坚持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大关,年均增长7.17%。46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3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26亿元,年均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万元,年均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年均增速7.72%。第三产业增加值205.5亿元,年均增长7.4%,魏都特色商业区全省首家晋升“四星级”服务业“两区”。着力转换发展动能,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魏都市民之家对外开放,“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全面完成,集团化办学获得省市认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樊沟社区取得全市首家股份合作社证书。恒达集团2018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爱彼爱和、万里交科、中航装备、新兵锋软件等10家企业成为市定上市后备企业,36家中小微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外贸进出口达到8.8亿美元,累计签约项目93个,履约率100%,中航建设、中联即送、领存科技等一批项目落户魏都。北理工阻燃材料研发中心、检验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成功落地,高新技术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隐形冠军”企业4家,省、市级研发平台22个。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用40余天实现新冠确诊病例全部“清零”。持续将财政支出7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连续5年实施民生“365”工程,15分钟养老、卫生、健身、便民等服务圈初步形成,荣获全省唯一“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投资116亿元,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无废公园、华佗路提升改造等32个项目建成投用;实施“四改一增”,改造老旧小区446个,提升老街道131条;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居民安置6995户。五年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5万余人,连年蝉联全市第1。扎实开展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新建中小学11所,新增学位1.2万个,增长42%;“399”养老模式全国推广,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58张,是全国标准的1.7倍;连续5年被表彰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公众安全感、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持续排名全省前列。紧紧扭住绿色发展不松劲,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投入超过80亿元,建成29.6公里水系连通工程,对灞陵湖、幸福渠、清潩河等环湖水系进行了生态绿化,建成33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新建改建中央公园、党建公园、灞陵湖公园等近百个公园、游园和广场,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提升改造天宝路、延安路、许继大道等13条道路绿化景观带,城区绿地率达到36.65%,绿化覆盖率达到41.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26天提高至260天,改善率15.04%,PM2.5和PM10平均浓度值实现双降;全力推进“四水同治”,清潩河、灞陵河、运粮河持续保持三类水标准,全区河湖水系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通过市、区两级共创,先后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考评验收。城市宜居度全省第1,城市居民总体幸福感全省第3,被网民推选为全省“最美城市”。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第1、全国第7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省唯一被中央文明办通报表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诚信魏都·善孝莲城”等主题活动,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书香魏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提升了少儿图书馆服务功能,建成了11个“智慧阅读空间”,构建了15分钟文化服务圈,受益群众100多万人次。开展6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全国表彰。深入挖掘曹魏文化资源,顺利完成曹魏古城拆迁和一期开发,曹魏古城正在成为全市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始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建设迈出新步伐。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实施党建“1369”工程,大力推进“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投入2.2亿元,按照“一有七中心”的标准,建成规范化社区60个。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程履职,定期听取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区法院、区检察院党组织工作汇报。出台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推动纪检机关“三转”,完成巡察全覆盖,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连续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爱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民主政治建设持续提升,党管武装工作得到强化。


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力推进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富民安区,加快建设现代化魏都。

?发展目标:通过实施“产业兴区”,努力把魏都区建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初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提高技术含量、拉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培育和壮大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数字经济三个主导产业,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升级,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通过实施“创新强区”,努力把魏都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活力区。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引擎,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增长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主要创新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新产业、攻克转化一批新技术、构筑提升一批新平台、融合催生一批新业态、推广应用一批新模式,着力把魏都区建成中部地区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努力建成全省改革创新活力区。通过实施“富民安区”,努力把魏都区建设成为和谐美丽宜居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以红色治理为引领,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建设进入先进行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城市的文化血脉显著提升,三国文化底蕴更加坚实,曹魏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建成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平安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推动改革的责任担当和素质能力明显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工作路径:“四个全面”

?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魏都。挺起先进制造业“脊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今后五年力争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由32.5%提高到42%左右。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着力解决好事关企业发展的惠企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科技和体制创新、风险防范、政务环境等实际问题,让企业放心、舒心、安心发展。实施“三大改造”,深入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每年实施一批改造项目,今后五年现有规上企业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魏都制造向魏都创造、魏都质量、魏都品牌转变。实施工业“1355”行动计划,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方向,着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数字经济三个主导产业,持续抓好高新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工作。实施规上企业翻番计划,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培育。再造服务业发展优势。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找准比较优势,实施“三大行动”,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新亮点,今后五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力争达到11%以上。实施传统服务业“互联网+”行动,积极引导支持传统商贸、餐饮、住宿、流通、医疗、养老等行业领域企业上网,打通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实施现代服务业培育行动,落实现代服务业“一赋四培”发展计划,以曹魏古城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建三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中联即送为龙头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着力打造“即时物流之都”;以北理工阻燃材料研究中心、检验中心等高端研发检验机构为依托,加快发展信息科技产业;以医养结合、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方向,积极培育健康养老产业。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把数字经济作为未来产业精心培育,制定规划,明确方向,专班推进,使之既成为顶天立地的支柱产业,又为各领域企业发展赋能。做好绿色发展文章。用好无废城市和EOD发展模式试点政策,加快欧绿保餐厨垃圾处理、万荣科技和力玄科技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形成城市废弃物全利用、全循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绿色城市,细化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年度目标,持续减少工业企业、移动源、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总量。实施“四水同治”,完成宏源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启动新建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清潩河、灞陵河、运粮河三条河流出境断面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城乡绿化行动,巩固提升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积极推进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细胞工程”建设。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共同营造节约资源、合理用能、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魏都区的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坚定迈向共同富裕。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实施民生“365”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就业服务,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做好各群体转移就业和就地就业工作。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三年攻坚计划,未来引进建设一至两所高职高专院校,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提质工程,规划建设一批体育健身场馆,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魏都慈善总会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慈善资金的济难救困作用。彰显城市文明新风。充分保护利用魏都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城市文脉,讲好魏都故事。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作用,建立高水平融合传播矩阵。深化全国文明示范城市创建,探索建立常态化创建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标准完成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站、所建设,创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载体。抓好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双创宜居示范区将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定位,完成6平方公里开发任务;剩余28个规范化社区建设两年内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结合片区开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同时解决好棚户区改造遗留问题。持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力求五年内基本完成。推进天宝路、灞陵路沿线开发,使其成为市区西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隆起带。全面完成劳动路、汉风路、五一路、灞陵路四纵和陈庄街、宏腾路两横主干道建设,拉开北部和西部城市框架。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强力推进创新。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瞄准先进制造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创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争取每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到2025年全区累计通过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家左右。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集群。分层次布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基地等孵化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军民融合企业加快发展,依托北理工“两中心”打造以阻燃材料为特色的集研发、生产、检验为一体的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园,推进共性关键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坚持“吸引、使用、培养”并举,实施“许昌英才计划”2.0版,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政策措施,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争取到2025年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0人(个)左右,进入国家、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优秀科技人才5名以上。探索完善重大科技贡献奖励政策,加快人才公寓规划建设,制定人才住房管理办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住房、租房需求,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锐意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改革,大胆探索,努力在集体土地入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改革内容上有所突破。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立多层次资本平台,打造具有实体产业的融资盈利模式。深化党政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财税管理、指标考核等机制,严格政府债务管理,以获批全国建制区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为契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促政府数字化转型。按照“管委会+公司”模式,完成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把握国家支持中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和国外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合作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辟海外市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精准招商,由单一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引技并重转变。扩大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对外合作,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全面推行“红色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加快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保障,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推进社会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运用,加强平安创建,提升公众安全感、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在全省的位次,推动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加快平安魏都、法治魏都建设。推行红色治理。积极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的红色治理模式,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年内全面铺开。建立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为“两翼”的“一核双翼”组织架构,把党的领导落到最基层。统筹离退休和在职党员、政法干警、矛调人员以及各级干部等各方资源,下沉到小区,广泛开展矛盾调解化解和便民服务,打通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支持居民小区开展党群活动、便民服务、阵地建设、困难救助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红色治理”的积极性。维护安全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反制”“铸墙”“净土”“攻心”四大工程建设,坚决捍卫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突出抓好危化品、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校园等领域的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中心城区房屋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实现信访总量明显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三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突出政治建设引领,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夯实基层根基,坚决正风肃纪反腐,全面加强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