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魏都要闻
奔跑在项目建设的“春天”里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3-04-14 09:1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魏都区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见闻

不负好春光,奋进正当时。
行走在春日的魏都区,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一栋栋建筑主体渐渐成型,一个个崭新平台载体雏形渐显,建设者忙于施工一线,抢工期、赶进度,用快干、实干奏响最美的“春天序曲”。
今年以来,魏都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强引擎,持续掀起重点项目建设热潮,不断刷新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信心满满奔跑在“春天”里。

PACK生产线及储能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进度。 许廷合摄


许昌市PACK生产线及储能项目绘就热火朝天“春忙图”


3月31日,在魏都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许昌市PACK生产线及储能项目建设现场,塔吊高耸,工人们正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外墙粉刷等工序。

“自今年1月28日正式开工以来,我们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开足马力抓建设,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提速增效,当前一期工程主要包括1号PACK生产车间、来料库、综合楼及堆场等,整体进展顺利,预计一个月后1号车间就能交付使用。”作为该项目建设施工方,联融建筑公司现场负责人李英飞说道。

据了解,作为省、市重点项目之一,许昌市PACK生产线及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亿元,是许继集团在储能领域“强链延链补链”的重点投资项目,主要建设PACK生产线及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箱、预装式储能电站、电池维护设备等储能模块,为电能储备提供产业服务。

“项目建成后,必将显著提升我市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能力和综合效率,进一步擦亮许昌电力装备产业名片。”许继集团PACK生产线项目经理史文强介绍,该项目立足于我市“明星产业”——智能电力装备产业的发展,着眼国家《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储能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面向多种应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全部投产后可实现电池插箱年产能7吉瓦时,直接产值70亿元,间接拉动市场100亿元,助力许昌储能产业发展,促进许昌绿色低碳转型。

“项目入驻魏都区后,进度条一直在不断刷新,预计到今年5月份我们就能试生产。”史文强表示,项目顺利落地、有序建设,离不开魏都区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的创新探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贴心服务和细心指导。

记者了解到,为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早日“开花结果”,魏都区坚持系统谋划、专班推进、清单管理,以抓落实为导向,完善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由区级领导牵头成立专班包靠。同时,专班坚持落实晨会制度,按照政策向项目集中、要素向项目聚集、人才向项目聚焦、干部向项目靠拢的要求,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张清单、一抓到底。

“我是今年3月1日进驻工地成为服务专员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一对一’服务项目工程,及时反映、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在项目建设现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工作人员刘帆用袖子随意抹去脸上的汗水,“自入驻工地以来,我吃住都在这里,工地一线就是办公室,有问题看问题、没问题鼓干劲,有困难想办法、没困难抓进度。看到项目一天天的变化,我再苦再累都值得。”

大项目、好项目,孕育了魏都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更是点燃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接下来,我们将以更强担当落实‘项目为王’,通过增加施工人员、机具,扩大施工作业面、延长作业时间等方式,全力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工。”李英飞说道。

许昌日报记者:许廷合  通讯员:陈奕帆


许昌政通可优数字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 孙江锋 摄

许昌政通可优数字产业园项目打造数字化经济发展新高地

陌上花开,绿柳吐烟,这是最美人间四月天,万物萌动,欣欣向荣。走进魏都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许昌政通可优数字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的干劲儿扑面而来。4月10日,在许昌政通可优数字产业园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焊花飞舞,铁锤叮当,施工建设激战正酣。

“我们这个项目今年3月份正式开工,目前有4栋楼的基础开挖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基础结构的施工。”许昌政通可优产业园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刘聃介绍说。

据了解,许昌政通可优数字产业园是由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津润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优势资本强强联合,是在魏都区打造的第一家拥有独立产权的创新型、环保型、智能化和数字信息化产业园区。

该园区总占地约160亩,其中一期占地约88亩,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由创新型企业独栋、单层钢构厂房、定制厂房及数字科研办公大楼等组成,定位为许昌首家制造型园区,可满足中小企业生产、研发、仓储、展览、贸易等五位一体综合需求。

“我们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是3.5万平方米,3月份已经开工;二期是3万平方米,计划在今年年底开工。一期共建设11栋楼,已经开工的4栋楼,6月份封顶,年底交付使用;剩余7栋楼计划6月份开工,明年6月交付使用,二期建设8栋楼,总体计划是明年年底项目全部完工、所有厂房交付使用。”刘聃介绍说。

据悉,该园区总投资约15亿元,全面建成运营后将培育和招引各类生产制造、研发办公等各类企业100家以上,吸纳2000人以上就业,5年内将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20亿元,预计实现利税突破亿元。

该项目计划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智能化产业,以优势产业集群作为生产要素升级方向,定位“1+1+1”产业发展体系,即一个新兴战略产业(数字信息化产业)+一个重点战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三个优势传统行业智能升级(电力装备产业、电梯制造产业、汽车零配部件产业),各产业链间协同分布发展、有效互联,形成产业集群式环抱发展。

目前,该项目已有20余家企业有意向入驻,5家企业交纳定金,认购面积1万平方米。

“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魏都区对企业的扶持。”刘聃介绍说,项目之所以能这么快动工,得益于魏都区委、区政府在推进项目建设中的一路开“绿灯”。

“去年8月份,我们项目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了一次建设方案。魏都区以很快的速度,召开了一次调规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正常速度应该是3个月才能下来,魏都区只用了14天,非常高效。”刘聃说。

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魏都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一个个高质量项目落地建设、一个个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一个个投产企业忙碌不停,魏都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实力更强。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施工进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我们有信心将产业园打造成魏都区数字经济的高地,助力许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刘聃说。
许昌日报记者:孙江锋  通讯员:陈奕帆


在智能自助服务专区,市民自助办理业务。 许廷合 摄
魏都市民之家线上线下双融合 政务服务“不打烊”

“现在服务真是太好了,既方便又快捷,没想到几分钟就能办好。这在过去前前后后最少要几天时间……”4月7日,市民芦先生到魏都市民之家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整个过程历时仅5分钟,他就拿到了“芦记食品销售店”的个体营业执照。

当日,芦先生在魏都市民之家“企业开办全程服务”志愿者的引导下,使用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办理业务。记者在现场看到,办事群众无须提交纸质材料,只要插入身份证识别个人信息后,按提示进行信息填报,然后对填报信息确认电子签名。一体机智能审批通过后,即可一键打印营业执照正副本。

芦先生享受的方便快捷,是魏都市民之家推进高频便民服务事项自助办理的一个缩影。自“放管服”改革以来,魏都市民之家不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大厅建设工作,积极向智能化、自助化发展转型,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创新服务手段,优化办事体验。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基层政务服务效率,魏都市民之家打造的智能自助服务专区于日前正式投入运营。该专区集中配置“个体、企业智能审批一体机”“政务服务综合一体机”,集24小时个体工商登记、自助化企业开办,身份识别、信用查询、线上办理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窗口式、面对面”的传统模式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新模式转变;同时,办事群众可通过综合智能自助机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信息查询、身份证打印、线上申请、查询打印、一件事办理等自助服务,实现了“7×24”不打烊政务服务。

“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的投入使用,不仅拓宽了群众办事渠道,也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享受政务服务的便捷度和满足感。”魏都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丁珂表示,下一步,魏都区将基于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继续通过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等便捷化的服务渠道,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配合“绿色通道特办”“延时预约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间”“首套公章免费”“全程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措施,为优化许昌市营商环境发展和推动“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许昌日报记者:许廷合 通讯员:王宇 王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