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能将许昌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结合起来,那必定是浓郁的三国风情。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三国文化正是许昌市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魏都区的三国文化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挑袍辞别的灞陵桥,曹操处理军国大事、诞生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的曹丞相府,展现汉魏风貌、彰显三国韵味的曹魏古城、建安大道,灞陵路,华佗路……一条条道路、一处处建筑,三国历史文化无不浸润其中。
魏都区是三国文化的主阵地,曹魏古城也正在成为许昌的新地标,成为三国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自2018 年开街至目前,曹魏古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53.34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达1.53亿元,有效的带动了周边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刚刚结束的许昌市第十四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上,依托曹魏古城景区,魏都区各类三国风情文旅活动纷纷“出圈”,《魏王巡游》、汉服集体婚礼、非遗作品联展、古琴弦歌大会、“梦回魏都”非遗美食节等精彩纷呈,让游客流连忘返;根据时下的流行元素及年轻人的喜好,曹魏古城推出国内第一个全城一体式剧本杀《三国世界》,依托许昌全域设置50个场景,溯许都文脉,讲三国故事,玩三国剧情,吸引年轻三国文化爱好者参与,成为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旅游周期间,魏都区良好的市容、优质的服务、诚信的商家、热情的市民,令外地游客纷纷点赞。
在第13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魏都区召开了全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座谈会。与会人员现场开展“头脑风暴”,就新形势、新业态下魏都区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现场,大家畅所欲言,为魏都文旅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成视文化赵成伟:要开发品牌,深入文创,复制成功做法,做好直播宣传,进一步聚集人气、打造热点,抓住用好三国文化旅游周带来的机会,利用存量资产做好夜经济。
昂虎文化张玉娇:此次三国文化旅游周文旅文创出圈,新媒体短视频成为主力,要持续创建话题,获取流量曝光,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获得持续热度,打造城市IP。
餐饮协会李刚:许昌地处中原,餐饮特点是和合之美,魏都区可以集合许昌各县区特色美食,深化餐饮和旅游融合,做好门店餐饮的同时,更多的开发餐饮文创伴手产品。
军转大酒店梁少雨: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各行业诚信经营,赢得了良好口碑。希望魏都区能讲好三国故事,将“曹冲称象、七步成诗”等典故打造成新的热点,打造更多的本地品牌,吸引更多知名品牌到魏都合作。
瑞贝卡酒店张保民:三国文化旅游周火爆出圈,灯光秀、剧本杀,成为凝聚人气亮点。我们有区位优势、价格优势、服务优势,不做大而全,要做小而美。希望曹魏古城、护城河进一步找到宣传点、引爆点,充实旅游参与内容,提升游客体验。
选调生代表马莹:通关文牒火出圈,可以根据本土特色,打造专属魏都区的文化周边。同时开创魏都旅游公众号,发布文旅打卡点、活动时间表,持续增加魏都文旅关注度。
选调生代表王潇洁:好酒也怕巷子深,希望有更多接地气的宣传让人眼前一亮,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魏都,同时也要增强市民自觉宣传家乡的意识,全民共同参与文旅发展。
南创基金杨冬生:要抓住有利政策机遇,发挥优势,盘活国有平台有存量资产,专业化运营,拿出好的产品、服务、谋划、设计和IP打造,统筹谋划,市场运作,更好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省文旅厅特别顾问尹泽森:许昌政通人和,人与人互相的城市气质与三国文化高度关联,网友对许昌的城市认同度非常高,人心口碑等无形资产快速形成流量转换,三国文化旅游周火爆。下一步要抓住三国作为华语世界这一重要IP,持续推出的三国世界是覆盖城市的体验产品,对区域相关业态进行整合,组成完整的生态模组,联动全城,把三国牌打响华语世界。
会上,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杜晓辉说:“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更有品质的文旅产品,更要探索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机制,对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宣传,实现多部门联动,进一步提升服务设施、服务体系”。
“今天是座谈会,也是文旅文创发展的出征会,全区上下要形成共识,趁着三国文化旅游周的东风,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正式吹响发展文旅文创产业的号角”,区委副书记李淼说。
“魏都区是三国文化的主阵地,要做好线上线下联动,差异化竞争,讲好发生在许昌大地上的三国故事的演义,瞄准新的业态、新的赛道,找到流量密码,打造有听点、有看点的燃爆点”,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绍英说。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区委书记何长成指出,将文旅文创产业作为“三区”建设的灵魂,通过发展文旅文创带动拉动其他产业。他强调,要用心规划、长远布局、有力推动、持续优化,把曹魏文化相关联的业态聚集起来,要确保安全不出问题、确保以现有资产为依托,大力发展文旅文创产业。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未来,魏都区将采取更多务实举措,加强文旅资源整合利用,将魏都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魏都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