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是一次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魏都区委及时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市委全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日前,魏都区委书记何长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魏都区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两高四着力”和市委“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部署,按照“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城市焕新”的发展总路径,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产业高地主力军作用,在落实“两高四着力”、推进“两融五城四跃升”中担当实干、锐意进取,贡献核心城区力量。
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以建设“曹魏古都、科创新城”为总目标,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科技硬实力、硬核支撑力。整合科创资源,依托魏都区现有科创平台资源优势,聚焦电力电气、新材料、数字经济、循环经济等细分领域,吸引各类科创企业集聚发展。培育科创主体,支持万里交科、德通智能、爱彼爱和、矽美特等行业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企一策分类培育一批制造业头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其后备力量。围绕气凝胶、碳纤维、电子石英砂、绿色食品等领域,加大与名校合作研发力度,推进重点领域攻关。优化科创生态,认真落实许昌英才计划3.0版,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松绑减负长效机制,建立以耐心资本为主、主投科技产业的科创母基金,提高政策留人、减负留人、资金留人、团队留人、平台留人能力。
持续发展“文化创意”。打造“一魂一轴两线多点”曹魏古城1.87平方公里核心区文旅布局,实现游线内容丰富、曹魏风貌修复、基础配套完善的融合发展目标。将文化创意作为“灵魂产业”,依托“三国文化”IP和胖东来流量,打造支撑许昌全域文旅融合的重要支点。将全区文商旅资源根据业态、性质进行空间划分,以曹魏古城1.87平方公里区域为核心,协同发展北部和西部两个片区,整合散落点位,打造“1+2+N”文商旅深度融合、相互赋能的综合片区。常态化开展曹魏古城提升改造,不断提升主街区业态和沉浸式体验。依托历史遗存、名人故居等资源,积极打造新的文化商业空间。依托“文创+”模式,探索“文创+数字”“文创+演艺”“文创+研学”等新路径,推动古装历史实景演艺更新创新。围绕打造品质消费的标杆之城,大力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营造“质量有保障、权益有保护”的消费环境。
扎实开展“城市焕新”。按照一个片区打造一个新业态、壮大一批产业融合主体的理念,以点带面谋划实施再见三国片区、铁西片区、文峰北路片区、曹魏古城核心片区四大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谋划包装实施2001—2005年建成的61个老旧小区全面改造提升项目,全面优化小区环境,重点对公共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提升居民幸福感,努力打造“完整社区”。扎实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以现代生活书写老城魅力。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推进片区雨污分流改造以及中心城区积水点整治,加快实施新谋划的7个项目总投资3.1亿元的雨水管网和泵站建设项目,持续打造韧性城市。优化城区主次干路,完善路网缓解周边通行压力。对辖区老旧地下人防设施进行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盘活利用辖区内老旧厂房,改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创街区园区。
推进公共服务提质补短。持续擦亮“魏都教育”金字招牌,推动公办园托育服务提质扩容,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全面提高就业质量,依法纠治各类欠薪问题。坚持市场化发展养老产业,做优机构养老服务,持续强化完备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持续强化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做好魏都爱心粥屋运营管理,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持续做好保交楼、保交房、白名单项目融资等工作,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推动楼盘有序复工建设,强化新建项目监管,杜绝新增问题楼盘。
坚持基层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扎实推进“五基四化”,不断深化“红色治理”,全面夯实治理根基。大力推进“党建+网格+大数据”高效能治理模式,不断细化网格,做实五级体系。发扬“首位负责、事不隔夜、闭环办理”的工作作风,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运用“双认识双信任双认同”工作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网红”社区书记。坚持“化整为零”、闭环管理,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舆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全面建立和执行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助力基层减负提质、干部担当作为。
内容来源:许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