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部门动态
魏都区:“红色治理”解难题 “五星”创建惠民生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3-04-25 08:22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为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治理体系,许昌市魏都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统揽和引领作用,深化“红色治理”推进“五星”创建,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优势,努力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
立足于“人”,抓组织建队伍。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近年来,魏都区借鉴“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把党支部建在小区网格,建立完善“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庭院党小组”上下贯通的五级组织体系,形成了以小区网格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为“两翼”的“一核两翼”组织架构,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效开展。按照每个小区300户左右的标准,将全区1063个庭院划分成270个小区网格,在各个小区采取先建党支部,再建业委会,最后引进物业服务企业的方式,逐步完成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管会)全覆盖。目前,全区89个社区成立党委(总支),建成270个小区网格党支部,成立177个业委会(物管会),引入物业小区89个,共有820余名党员到小区支部书记、委员岗位上任职。
立足于“治”,抓统筹聚合力。小区是社区的基本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为做实做好红色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魏都区按照“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要求,建立以“城市社区红色治理专班长—小区网格长—庭院长—楼栋长—单元长”和“涉农社区红色治理专班长—居民组网格长—党员中心户”为主体的“5+3”自治体系,探索构建熟人社会,让身边的人解决身边的问题,使矛盾纠纷吸附到庭院楼栋,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区直单位“联院帮户”行动,将60个区直单位1700余人下沉到无主管庭院引导自治力量。围绕“三零”社区创建,推动政法系统“三官一律”进社区、到小区,政法干警“零距离”“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主动排查、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做到源头预防、妥善解决。在社区设立矛盾纠纷联调中心,汇聚住建、交通、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在联调中心现场处理居民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让老百姓“只进一扇门、有地找说法”,先后解决停车难、道路修缮、垃圾处理等“关键小事”1200余件,化解邻里纠纷、垃圾乱扔等小矛盾3000余起。
立足于“物”,抓资源强保障。遇事找组织,出门就到;居民找服务,身边就有。党群服务中心是城市基层党建的“物化”依托,是服务党员群众的主要阵地,也是真正实现各项工作下沉“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台。魏都区以“场所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保障体系化”为标准,建立“区—街道—社区—小区”上下四级联动的党群服务中心,将党群服务中心由街道社区延伸到小区,因地制宜建设小区网格党群服务中心120个,划分“综合服务区”“红色治理会客厅”等功能室,根据居民需求,引入水、电、医保、社保等代办服务,让党员群众下了楼、在门口就能商事办事,成功打造“3分钟”幸福生活圈。开展“微心愿”认领、“微公约”治理、“邻里守望”、“心理咨询”、“免费体检”等志愿服务活动1300余次,解决了一大批为老服务、低收入群体帮扶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立足于“效”,抓实绩重落实。“五星”支部是标杆,也是方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不仅是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还是一项关乎乡村振兴和城乡治理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工作。在将“红色治理”工作与“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深度融合中,魏都区因势利导,将“五星”支部创建延伸至小区网格,制定“五星”小区创建标准,有效推动每个社区党组织创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形成了以静波·宁武苑为代表的红色党建小区、以建安粮苑为代表的美丽宜居小区、以鑫光家园为代表的和谐稳定小区。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为契机,将创业资源、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融入“红色治理”智慧平台,在社区开展“宜业兴业”主题招聘会,送岗上门、服务到家,成功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省级充分就业社区37个。以社区为主体,联合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市场主体走访活动,摸清当前困难需求、宣传惠企政策举措、助力商户发展壮大,做到服务“零距离”、创优“小环境”。紧抓许昌作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有利契机,探索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增强造血能力。作为城中村的樊沟社区盘活现有土地和资产资源,目前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