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区:精管善治 “绣”出魏都品质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3-07-18 08:25 阅读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魏都区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管为人民”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扬“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不打折扣、精细管理不留盲点”的魏都城管精神,在全区上下形成了“人人都是魏都形象,人人都创魏都品牌”的良好氛围,“绣”出了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化品质之城。“主动帮助商户摆摊”(播放量950万次,点赞23.8万次,评论数5.7万条)、“帮助残疾商户安排特殊摊位”(播放1867万次,点赞54.8万次,一天内评论数5.1万条)、“帮助瓜农到便民点卖瓜”(播放量2100万,点赞54.1万次)、“为瓜农提供住宿场地”(短短一天播放量超过3800万次,点赞110万次,新华每日电讯、澎湃新闻、南国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转发)等大量优化营商环境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大量转载,赢得各地群众的一片叫好。
一、完善工作机制,让城市管理更规范
魏都区以构建四级网格化联动管理模式为抓手,积极推进“721”工作法,城市管理的内涵和职责进一步丰富和延伸。一是高位推动聚合力。成立以区长任主任、分管副区长任副主任的魏都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落实城管工作月例会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接协调、跟踪问效,及时有效解决工作难题。建立由区级统筹、区直部门配合、办事处主管、社区协同的四级网格化联动管理模式,采取分区域管理为主,难点、重点问题联动的办法,既破解人员少、执法难的问题,又凝聚更多工作合力,形成“大城管”工作格局。二是夯实责任促担当。实行人员分包路段责任制,分包管理、责任到人,强化考核奖惩,形成标准明确、责任细化、考核公平、奖罚分明的网格目标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多元化。三是提升素质强队伍。从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入手,组织开展“全员大培训”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从优秀卷宗评比、法律知识竞赛、执法文书制作比赛等入手,切实提高执法队员工作能力。组织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一批环卫技术能手,激发起广大环卫职工的学习比武热情,形成“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
二、推动精细化管理,让城市管理更细致
魏都区将精细化理念融入工作实际,从细微处发力,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容颜,让城市生活更“宜居”。一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打造精品公厕20座,更换、增设主次干道双桶分类果皮箱2300余个,拆除闪光广告灯牌50处。推进窨井设施整治工作,3年来共完成整治窨井盖5930个,保障了人民群众“脚底下安全”。对路灯设施存在损坏、缺亮、不亮现象进行及时维修维护,守护市民夜行安全;建设执法岗亭9座,为一线执法、环卫人员提供办公、休息场所。二是提升城市“容颜”。开展户外商业广告整治行动,高标准打造了9条市容市貌管理亮点道路,完成了许继大道等8条主干道城市街景景观综合整治任务,城市形象品位不断提升;以“以克论净、深度清洁”为标准,在辖区主次干道开展深度保洁行动,出动环卫保洁2200余人次,清扫设备40余台次,对103条城市道路进行清扫保洁,清运各类垃圾约180余车,清理卫生死角150余处,擦洗果皮箱3300余个,清洁公厕193座;规范公厕保洁流程和标准,安装公厕地图、烘干机、喷香机、洗手液、置物架等便民服务设施,推行“五星”服务。三是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根据季节特点制定整治方案,建立难点问题台账,适时开展“双节”、春季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庙会治理、三国文化旅游周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农贸市场和校园周边专项治理、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辖区餐饮门店及摊点和其他门店占用城市道路、设摊经营和油烟污染等问题进行依法办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全区1863家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应安装率达到了100%,日常抽检合格率100%;拆除闪光广告灯牌50处。
三、转变管理理念,让城市管理更温暖
积极推进“721”工作法,将服务、管理、执法有机结合,打造服务型综合执法队伍,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让城市管理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服务夜经济,提升城市“烟火气”。魏都区让服务先行,通过开展上门服务,向餐饮门店和夜市摊点宣传“五统一、三严禁、一规范”工作标准,帮助辖区493家餐饮门店有序开展店外临时外摆,引导商户规范有序经营,让城管执法不仅有尺度,更有温度,升温“城市烟火”,引爆消费活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5月12日,“许昌零距离”官方抖音号播发的短视频《城管还帮忙摆摊过去都不敢想》引爆网络浏览量950万,评论数5.7万条,点赞数23.8万。二是服务瓜农,彰显城市管理“温度”。魏都区深入推进柔性执法,文明执法,从细节入手,将热情服务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俯下身子践行“人民城管为人民”的理念。在辖区内设置了40多个便民服务点,为瓜农提供售卖的场地;主动开放城管服务岗亭,在服务点设立帐篷15处,为瓜农提供水及各类充电设备,为外地瓜农提供过夜场所,切实解决商户、瓜农的实际问题。6月23日,许昌日报社新媒体平台“许昌时刻”报道“许昌魏都城管为瓜农提供住宿地”,一天内播放量3800万,110万网友点赞,新华每日电讯、澎湃新闻、南国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转发。三是服务特殊群体,拉进“管”与“被管”者的距离。开展“爱心助考”活动,开放爱心驿站、设置爱心服务点、疏导交通、强化市容管理,为高考学子助力。开展帮商户摆放桌椅、为特殊人员设置“特殊摊位”等暖心服务,为特殊群体、困难流动摊贩等提供免费经营场地,城市管理服务直达“最后一里”。通过与辖区商户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深入推进商户联户自我管理,走出了一条商户“互相帮助、互相监督、自我管理,共创文明”的自我管理新路子。魏都城管“主动帮助商户摆摊”播放量达950万次,点赞23.8万次,评论数5.7万条,“帮助残疾商户安排特殊摊位”播放1867万次,点赞54.8万次,一天内评论数5.1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