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评估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疫点处置措施,根据《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关于下发国家消除疟疾后阶段媒介按蚊监测点2023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疾控〔2023〕105号)要求,近期,魏都区疾控中心根据既往疟疾流行及媒介分布情况、自然地理环境和牲畜饲养等因素,在我区选取了颍昌办事处孙庙社区西外环的一处羊圈和颍昌办事处付夏齐村郭庄的一处羊圈为调查点开展疟疾媒介按蚊种群和密度监测工作。
8月28日-8月30日,魏都区疾控中心地病科专业人员每日18:00--次日6:00,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间,使用诱蚊灯法开展3天的调查。在选定的自然村,选取2个调查场所,在民房外和可能的孳生地附近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日落前1小时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小时。密闭收集器后,将集蚊盒取出,乙醚麻醉或冰箱冷冻处死,开展蚊虫种类鉴别、统计分析,从而评价疟疾传播风险。
此次我区的按蚊媒介监测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及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消杀科人员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按蚊媒介监测任务,为我区传疟媒介的控制和消除后的再传播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据统计,本次对两个调查场所进行连续3天的调查,共捕获蚊子1403只,其中按蚊37只,库蚊1365只,伊蚊1只。监测结果显示:我区仍有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存在,通过评估传播风险提示,我区疟疾再传播风险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