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部门动态
创优服务“小窗口”优化营商“大环境”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3-12-19 09:03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来到市民之家,有困难要找哪个窗口解决,办不成的事应该找谁反映,有了“人民代表”的监督,我们来这里办事心里更有底气了”。刚完成业务办理的刘先生表示。
为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让市民之家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驿站”,魏都市民之家在全省通办专区设立“人大代表监督岗”,自2021年启动以来,组织人大代表轮流到岗值班监督、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把人大的监督窗口直接延伸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线阵地。
参加值班的人大代表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代表,每个工作日都早早到来,亲切地迎接每位前来咨询的群众,并不定时跟随督查室人员一起深入到各个审批窗口,对工作人员到岗情况、工作态度、办事效能等进行检查,现场了解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对来访群众的提出问题和建议受理登记,由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室分类整理后,转交区政府相关单位及时处理;对群众反映涉及魏都市民之家办事窗口的意见和建议,直接转交区行政服务中心及时督办解决,让来访群众和企业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有处可说,有法可解,建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人大代表监督岗”自启动以来,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表达的渠道,先后接受群众咨询200余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8件,办事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近年来,魏都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视角”寻找提升点,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政务服务办事指引,促进政务服务环境优化提升,做到为民办事有力度、主动服务有温度。
政务门牌指明路,解决“去哪办”的问题。魏都区开通“数字政务门牌”,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办就会”。
该区梳理了区级和街道级20项高频办理事项作为第一批政务服务门牌建设事项,办事群众可通过移动端定位功能直接查看就近的办事大厅和自助服务网点,或通过事项查找最近网点,极大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利程度。
“数字政务门牌”以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角度进行事项口语化、易读化攻略设计,包括事项名称、办理条件等,以群众办事的思路进行“谁能办、去哪办、怎么办”等模块设计,提前告知群众办事所需材料、审核要点等,避免办事群众来回跑、多次跑,打造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米”的数字化载体。
帮办代办解民忧,解决“不会办”的问题。魏都区积极完善帮办代办工作机制,由区属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基层便民服务大厅业务骨干担任帮办代办人员,在当事人自愿和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由帮办代办人员协调解答咨询、受理代办申请,并指导督促相关部门、科室或窗口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申请事项,及时解决服务中遇到的审批问题和堵点,为特殊群体、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政务服务。
智慧平台提效能,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构建大厅办件数字分析平台,对窗口每天的办理量、办结量、访问量、满意度、跑趟次数、闲忙程度等进行实时的数据汇总和分析,通过数理分析带动实体窗口调整。
建立智能回访系统,对事项办结群众和企业定时跟踪回访,及时对办事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进行数据汇总分析。集中配置了“个体、企业智能审批一体机”“政务服务综合一体机”,24小时个体工商登记、自助化企业开办,身份识别、信用查询、线上办理、便民打印、一件事办理等自助服务,实现“7×24”不打烊政务服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政务服务部门针对办事需求及时疏通堵点、难点,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积极推进系列暖心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下一步,魏都区将持续聚焦企业群众的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让办事更便捷、服务更精准、群众更满意,营造更优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