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部门动态
打造“三个三”,探索“食安魏都”基层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新模式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4-01-03 08:5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近年来,在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下,魏都区食安办坚持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围绕提升综合监管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全领域压实“三方”主体责任,全方位搭建“三维”风险防控体系,全角度强化“三层”共治保障机制,积极探索落实“食安魏都”社会共治的新路径。
构建“三方”责任主体体系,分好党政、部门、企业安全治理“责任田”。一是三级党政同责“具体化”,让“属地”责任真正成为“落地”责任。魏都区委、区政府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全区的“一把手”工程,将其纳入魏都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重要议题,列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等重点事项。建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机制,实行区级党政领导班子包保街道办事处、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双包”责任制,完善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包保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把责任落到“最小工作单元”。二是部门协同履责“清单化”,让“条线监管”升级成为“综合监管”。调整魏都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编印部门职责和年度重点任务“2张清单”,推动各成员单位“照单履职”。魏都区食安办及各食安委成员单位之间定期进行风险研判、形势会商和重点问题集中攻关。在元旦春节、两会、“五一”、“十一”、学校春秋季开学、高中招等重要节假日、时段保障了全区市民的食品安全放心消费。三是企业安全主责“制度化”,让主体“责任”内化成为主体“意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食品安全状况自查风险报告率达100%。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上的要求全区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配备率、“三张清单”制定率、“一张承诺书”备案率实现“3个100%”。组织举办食品生产经营包保主体专题培训,实现包保主体责任人从原来的“被动保安全”自觉向“主动防风险”转变。
搭建“三维”风险防控体系,用好物防、技防、人防“工具箱”。一是构建“矩阵式”风险防控体系,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全区92家学校(幼儿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328家餐饮服务单位实现了“明厨亮灶”,透明可视的后厨操作让百姓安心、舒心、放心消费。二是建强“检测+监测”风险技防群组。全区食品监督抽检千人平均4批次以上,不合格食品追溯率、处置率均达100%,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实施“以网管网”,对线上餐饮经营业户进行动态监测,全区网络订餐监测项目年平均合格率位居全市前列。三是完善协会商会互助自律机制。魏都区成立快消品协会,推选食品生产经营标杆业户担任社会监督员,让“内行人”管“行内事”。助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让产业融入全区经济发展“双循环”,推动产业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打造“三层”共治保障体系,织密教育、监督、惩戒“防护网”。一是健全科普宣教机制,注重正向激励引导。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五进”活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科学知识和维权案例。建立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渠道,在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制作发布“食安魏都”公众号、抖音科普宣传视频,进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推送,2023年,全区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20余场次,强化区、街道、社区联动,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二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社会监督共治。畅通“12315”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开通网络投诉平台,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专项抽检、“你送我检”食品快检等活动,为群众参与共治提供便捷平台。三是建立“行刑纪”衔接机制,强化违法行为惩处。市场监管联合公检法司部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将食品安全“最严厉的处罚”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