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部门动态
魏都区深入推进“双认识双信任双认同”工作,持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下足善治“绣花功”绘就幸福“新画卷”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4-12-20 09:0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现在管网接好了,暖气通上了,屋里可热了,快进屋坐坐吧!”12月13日上午,家住魏都区东大街道春秋社区恒达都市花园小区的李花枝,看到前来走访巡查的区委社会工作部下派干部时,远远就打起了招呼,声音里充满着感激之情。

作为春秋社区所辖老旧小区,建成于2002年的恒达都市花园小区由于暖气管道年久失修,每到冬天,供暖问题就成了居民的烦心事和焦心事。今年10月,魏都区“三双”下派干部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合社区“两委”干部经过多方协调,对小区内供热管网进行了修缮改造,对于跑、滴、漏等隐患进行检修维护,使困扰居民多年的难事终于得到解决,暖了冬天,更暖了民心。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其成效更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双认识双信任双认同”工作开展以来,魏都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见实效,切实走出了一条理念更新、效能更好、活力更足、机制更全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路。
“不管是家门口电灯泡坏了、下水道堵塞了,还是雨天门外有积水了,只要我们有困难,一个电话打到社区,不一会儿就有志愿者上门服务。”提起“双认识双信任双认同”服务,家住南关街道七一社区的张秋红夸赞道。

不只是张秋红,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双认识双信任双认同”工作所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进一步提升“三双”工作效能,让基层治理变得更有温暖、更有活力,魏都区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双认识双信任双认同”工作助力高质量做好民生实事的通知》,推动48个区直单位587名下派“第一书记”于每月10号、20号和每周五下沉社区(网格),围绕营商环境、社会稳定、特色养老、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应急处置、文明创建等9方面民生实事,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0000余件,切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

“我们社区的环境卫生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城管部门的干部来了以后,会同社区组织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号召居民自治管理,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清除枯枝树叶、碎砖烂石、居民生活垃圾10余吨,让曾经脏乱差的社区环境实现了大变样!”说起“三双”工作带来的改变,西关街道三李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红勋连连称赞。

“带着感情下沉、带着问题下沉、带着服务下沉,才能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只有群众满意了、心里暖和了,基层治理才能有温度、有力度。”魏都区委组织部下派干部窦青对此深有感触。

据了解,为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魏都区在持续推动全区48个区直单位587名下派“第一书记”定期下沉社区开展“进百家门、暖百家心、结百家亲”活动的基础上,还探索以“5+3”自治体系为依托,统筹调动共建单位、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建立了“群众需求、单位资源、服务项目”三项清单,真正将社区各项工作“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切实推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和居民服务深度融合。

“社区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大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比如,有的居民想在家门口找工作,有的小区水网管道破损需要维修,还有的商家消防设施亟待完善等。事无大小,都在我们的清单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新兴街道运粮社区党总支书记毛龙雯说,“通过编制清单台账,有效确保了为民服务事项都能有人盯、有人管,真正让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实现了干群之间的双信任和双认同。”

干群同心同向同德,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要往墙上看,要往群众脸上看。”魏都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连冰说,“对标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双认识双信任双认同’工作,不断夯实服务基础,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让居民生活得更美好!”

来源:《许昌日报》